halisi7

一个专注技术的组织

0%

棋王-阿城

棋王-阿城

作者介绍:

​ 阿城,原名钟阿城,中国当代作家。北京人,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、罗贯中、施耐庵、托尔斯泰、巴尔扎克、陀斯妥耶夫斯基、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。中学未读完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去山西农村插队,此时开始习画。为到草原写生,转往内蒙,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。在云南时,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,两人超过“代沟”而成莫逆之交。“文革”后,经范曾推荐,《世界图书》编辑部破格录用阿城,作者重返北京。回城后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、东方造型艺术中心、中华国际技术开发总公司工作。现旅居国外。 一九七九年后,阿城曾协助父亲钟惦棐(fei)先生撰写《电影美学》。从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、黑格尔《美学》到中国的《易经》、儒学、道家、禅宗,古今中外、天文地理,阿城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、耳濡目染中,博古通今,为其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。

故事大略:

​ 文革时期,在下乡做知青的路上,“我”遇到一个对象棋迷恋的如痴似狂般的人,别人都叫他“棋疯子”。“棋疯子”拉着我和他下棋,我也就和他相识。后来,我们帮助棋疯子参加比赛,棋疯子一人与十人同时下盲棋,并获胜。(以棋疯子参加棋赛为主要线索,中间穿插这“我”下乡插队时的经历)

​ 文中对棋疯子人物的刻画是很到位的,既写了他对下棋“痴”的一面,又写了他对粮食过分的珍视,后面也都给出了原因,合情合理,情节连贯,既有铺垫、又有高潮。也有引人深思的部分:棋疯子难道是天生的下棋天才么?不是的。他从小就开始下棋,有一定的天分,后来遇到个捡垃圾的老头,老头对他进行了点拨,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,再加上棋疯子的那股子“痴”劲,终成大家。天分、机遇、专一 三者缺一不可。例如三天学下棋,两天学打球,最后也不会成为某一方面的顶尖人物,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。

文中的一些句子:

  • 人一迷上什麽,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。大约能干出什麽事儿的人,总免不了有这种傻事。
  • 老头儿棋路猛,听头几步,没什麽,可着子真阴真狠,打闪一般,网得开,收得又紧又快。
  • 老头儿说,棋就是这麽几个子儿,棋盘就是这麽大,无非是道同势不同,可这子儿你全能看在眼底。天下的事,不知道的太多。这每天的大字报,张张都新鲜,虽看出点道儿,可不能究底。子儿不全摆上,这棋就没法儿下。”
  •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,瞪眼看着我们,双手支在膝上,铁铸一个细树桩,似无所见,似无所闻。高高的一盏电灯,暗暗地照在他脸上,眼睛深陷进去,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,茫茫宇宙。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,久久不散,又慢慢弥漫开来,灼得人脸热。
  • 我忽然觉得这山像人脑的沟回,只不知其中思想着什麽。
  • 於是我也常常练着沉思,确实有些收益,只是觉得累,马脚又多。
  • 我一个屁眼大的官,管不了。你还在我屁眼里,你发什麽疯?
  • 火越来越大,开始有巨大的爆裂声,热气腾升上去,山颤动起来。烟开始逃离火,火星追着烟,上去十多丈,散散乱乱。
  • 牛馋咸,尿咸,於是牛们攒头攒脑地聚来接尿吃,极是快活。我甚至常憋了尿,专门到山上时喂给牛们,那是一滴也不会浪费的。凡是给牛喂过尿的,牛便死心塌地地听你吆喝,敬如父母。我也常常是领了一群朋党,快快乐乐以尿做领袖。
  • 不识字,大约是文字盲,读不懂,大约是文化盲。
打赏一下作者~ ฅ( ̳• ◡ • ̳)ฅ